科技信息资讯,更全更新信息实报!
首页 > IT业界> 正文

雷军再失猛将!12 号创始员工离职,曾一起喝粥创立小米,还在微软负责过 Windows Phone 软件研发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2-16 10:13
浏览:136

新浪科技独家获悉,小米创始团队成员、原小米技术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伟星离职。

李伟星是小米的 12 号员工,2010 年 4 月 6 日小米公司成立当天,与雷军一起喝小米粥的 13 人中,李伟星就在此列。他早期曾负责 MIUI 开发,后调任技术委员会。

这 13 人中,有 4 名为联合创始人,另外 9 人为创始团队成员。李伟星是 9 人中首位离开者,其它 8 位目前仍在职。

另外,小米当前正陷入裁员风波,脉脉上有消息称小米计划裁员 10%。有内部员工向新浪科技透露,小米在 2021 年绩效评分中,强制所有部门必须有 10% 的员工绩效为 C,而两次绩效为 C,就会被劝退。

针对裁员传闻,小米方面向媒体予以否认,称创业至今未出现过裁员情况,目前仍在招募人才。

从核心到边缘再到虚职?

创业喝小米粥的故事,一直被雷军津津乐道。

2010 年 4 月 6 日,雷军和 12 名创始员工在保福寺桥银谷大厦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小米公司正式成立。

在上述创始团队成员的合影中,既有林斌、黎万强和黄江吉等联合创始人,也有李伟星、孙鹏等早期初创员工。

李伟星从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微软工作了数年,从事 Windows Phone 软件研发。加入小米也是经其在微软的领导林斌引荐,与雷军见面聊了之后,他决定跟随雷军降薪创业。

李伟星是小米早期 MIUI 系统开发的核心技术成员,后来升任 MIUI 副总裁。其相对正式的走向前台是在小米上市后的首次架构调整中。

2018 年 9 月,雷军在内部邮件宣布了小米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这是小米上市之后的首次重大调整,也是小米成立以来最大的组织架构变革。

这场架构调整涉及到了上上下下多位联合创始人和中高层。一方面新设集团参谋部和集团组织部,进一步增强总部管理职能;另一方面改组电视部、生态链部、MIUI 部和互娱部等四个业务部重组成十个新的业务部,一大批 80 后年轻高管走上前台。

李伟星便是其中被提拔的年轻高管之一。当时小米组建了四个互联网业务部,其中互联网一部负责 MIUI 核心体验,李伟星担任总经理,并且向 CEO 雷军直接汇报。

不过此后,小米在互联网业务部的架构上进行了多次调整,李伟星也逐渐从 MIUI 的核心管理层中淡出。

2019 年 2 月,李伟星被任命为互联网四部总经理,主要负责电视版 MIUI 等。而互联网一部总经理由金凡担任,两人均向 CEO 汇报;2020 年 12 月,小米将多个独立的互联网业务部整合,新成立软件与体验部、互联网业务部、业务中台部三个一级部门,分别由金凡、马骥、仇睿恒为部门总经理,直接向 CEO 雷军汇报;在 2021 年 11 月的架构调整中,软件与体验部和手机部系统软件部合并为手机部软件部,IoT 平台部并入手机部软件部,金凡担任手机部软件部总经理。

而李伟星则在 2020 年 MIUI 互联网业务部门大整合之后,被调任技术委员会,担任技术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转向技术委员会主席(先为崔宝秋,现为叶航军)汇报。

而目前,李伟星已经离开了小米,具体离职原因未知。一位小米员工对此评价称,“技术委员会副主席有点像是一个虚职,不过作为创始团队成员,想必他早已经财务自由了。”

李伟星的个人微博曾在负责 MIUI 时与用户沟通极为活跃,而在 2020 年初便停止了更新。在 2019 年 4 月小米成立九周年时,他还发布了一条微博感慨:“当初加入小米,我真没想到小米需要克服那么多困难,没想到小米会产生那么巨大的影响,也没想到我会坚持这么长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小米的上市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当初与雷军一起喝小米粥的创始团队成员在职的正在减少。当时喝小米粥的 13 人中,除了雷军、林斌、黎万强和黄江吉 4 名联合创始人,还有李伟星、孙鹏、范典、刘新宇、王海洲、李明、屈恒、秦智帆和管颖智这 9 名创始团队成员。

其中,联合创始人黄江吉(4 号员工)于 2018 年离职,联合创始人黎万强(3 号员工)于 2019 年离职;9 名创始团队成员中,李伟星是首位离开小米的,其它 8 位目前仍在小米各个岗位任职。

10% 员工被强制打 C?

实际上,李伟星的离职也恰逢小米多个业务部门大调整之际。

2021 年 11 月,小米在内部宣布,旗下独立电商平台小米有品将与小米中国区零售业务整合。小米方面表示,并入中国区后,小米有品和小米商城将继续分别服务不同的消费人群,其业务形态和受众并无变化。

但合并之后便是变化发生。今年 1 月,小米有品旗下的有品有鱼宣布,因业务调整,有品有鱼将于 3 月终止运营。除了小米有品和小米商城,小米的多个业务部门在 2021 年底进行了整合。

一位小米内部员工向新浪科技表示,他在 2021 年底时就听说了会有裁员的内部消息。“整合之后,一些职能人员的重合,以及业务方向的调整都在所难免。”

据新浪科技了解,小米的绩效分为 S、A、B、C 四个等级。该员工透露,在春节前的绩效打分中,公司通知所有部门强制必须有 10% 的员工绩效为 C,而两次绩效为 C,就会被劝退。与往年还有不同的是,之前可以让已经离职或者即将离职的员工背下绩效 C,而这次不再允许如此操作。

而除了内部整合的原因,另一位小米员工认为,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小米即使真的裁员也容易理解。在春节前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曾有高层对 2022 年的预判是“做好过冬准备”。该高层称,小米在外部面临着地缘政治、政策监管、行业竞争等压力,同时在主营业务和新业务的发展上也面临着不确定性。

所谓主营业务便是小米的手机业务。当前小米正在大力推进其手机的高端化,雷军提出了对标苹果,三年全球第一以及三年国产高端第一的目标。不过上述员工认为,小米要在高端市场对标苹果,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 IDC 数据来看,2021 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小米以 14.1% 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苹果则以 17.4% 位居第二,不过第四季度苹果的表现不错,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从国内的情况来看,2021 年第四季度苹果以 20.6% 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小米则为第五。

在新业务上,主要是 2021 年立项的小米汽车业务,雷军给出了 2024 年量产的目标。小米员工向新浪科技透露,原以为小米汽车会大量使用小米现有的技术,但实际上并不是。比如汽车的智能语音系统,小米已经拥有自己的小爱同学,而汽车部门也在研发自己的产品。“搞内部竞争,谁做的好,用谁的。”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小米汽车业务正处于起步和投入期,并且是直接全资设立在小米旗下,这无疑将可能对小米的财务数据带来压力。员工们猜测,出于产品研发和财务数据等因素,小米汽车业务未来或将独立发展。

热门文章

  • 首募规模超11亿领跑首批产品 创业板200ETF
    首募规模超11亿领跑首批产品 创业板200ETF华夏12月25日上市

    首募规模超11亿领跑首批产品 创业板200ETF

    首募规模超11亿领跑首批产品 创业板200ETF华夏12月25日上市创业板投资又添新锐,备受瞩目的首批4只创业板200ETF已全...

  • 泰康拜博口腔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满足百姓差异化需求
    泰康拜博口腔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满足百姓差异化需求和服务保障

    泰康拜博口腔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满足百姓差异化需求

    以前种一口牙要一辆车,现在政策落地了,能让老百姓种得起牙,种的好牙了,还能享受免费的种牙保险。一位来泰康拜博口腔治疗张阿姨连连称

  • 领创医谷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比邻星创投、老股东幂
    领创医谷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比邻星创投、老股东幂方健康基金领投

    领创医谷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比邻星创投、老股东幂

    9月9日消息,北京领创医谷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领创医谷)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比邻星创投、老股东幂方健康基金领

  • 华擎创新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主打侦察级微
    华擎创新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主打侦察级微型无人机

    华擎创新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主打侦察级微

    9月8日消息,微型无人机公司「华擎创新」已于近日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深圳向日葵投资。融资资金将主要用建设新

  • 稳石机器人完成Pre-A轮融资,由招商启航资本投
    稳石机器人完成Pre-A轮融资,由招商启航资本投资

    稳石机器人完成Pre-A轮融资,由招商启航资本投

    9月8日消息,近日,稳石机器人完成Pre-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招商局集团旗下招商启航资本投资,本次融资后仍会延续既定战略,投入到

  • 带车聘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光合创投领投
    带车聘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光合创投领投

    带车聘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光合创投领投

    9月9日消息,互联网数智化企业定制货运服务商「杭州带车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带车聘)获数千万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光合

人工智能

更多 >

物联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