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7日,据外媒报道,英特尔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秘密提交注册文件,拟首次公开发行Mobileye新股,市场预计其估值或超过500亿美元,冲击自动驾驶史上最大IPO。
二次上市,Mobileye估值或超500亿美元
Mobileye成立于1999年,早期从事自动驾驶芯片与ADAS产品的研发。该公司专门生产基于芯片的摄像头系统,以视觉感知技术为基础,推出了算法+EyeQ系列芯片组成的一系列解决方案,为全球汽车制造商开发自动驾驶系统。
随着前期技术积累带来的产品优势逐渐显现,通用、宝马、沃尔沃、大众等全球一线车企以及大陆、德尔福、麦格纳等汽车产业知名Tier1纷纷与Mobileye建立合作关系。借着商业化势头,Mobileye于2014年在纽交所挂牌上市,IPO募资额达8.9亿美金,市值超过80亿美元,这一市值创下了当时以色列公司在美上市的纪录。
据了解,Mobileye采取了与许多自动驾驶汽车竞争对手不同的战略,其基于摄像头的系统可以帮助汽车实现自适应巡航控制和变道辅助。该公司计划最终制造自己的“激光雷达”传感器,以帮助其汽车绘制出道路的三维视图。
在芯片技术演进方面,从2008年至今,Mobileye共推出了五代自动驾驶芯片,每一代芯片在算力上都有近10倍的增长。其在2019年公布的EyeQ5芯片采用7nm工艺,算力可达24TOPS,2021年量产落地。
2017年3月,英特尔斥巨资153亿美元收购了这家以色列自动驾驶创业公司。资料显示,被英特尔收购4年以来,Mobileye营收累计上涨近3倍。
财务数据上看,Mobileye在2021年Q4营业收入3.56亿美元,同比增长7%,续创纪录,单季营收数据与2016年全年的3.58亿美元营收不相上下。同时,该公司2021年全年营收高达14亿美元,同比增长43%,2018至2021年的年均复合增速高达26.1%。
据路透社分析,过去几年,投资者十分看好全球交通行业的新技术,英特尔正想借自动驾驶技术的“东风”推动Mobileye的上市。
然而,路透社指出,由于担心加息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因素,近期股市波动导致投资者对IPO的兴趣明显减弱。数据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美国IPO已筹集了约23.3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则为266.7亿美元。最近几周已有几家公司推迟或取消了上市计划。
据悉,英特尔去年12月宣布,计划推动Mobileye在2022年年中在美上市。当时,路透社报道称本次IPO对Mobileye的估值可能超过500亿美元,但近期市场波动较多,Mobileye或难以获取这一估值。
据了解,让这一子公司上市,是英特尔首席执行官PatGelsinger重振公司半导体核心业务宏大计划的一部分。Gelsinger在去年12月表示,IPO所得的部分资金将用于建造更多的英特尔芯片工厂。
EyeQ芯片出货量突破1亿片
去年12月,Moblieye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Mobileye EyeQ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了1亿颗。
据统计,自2007年EyeQ1芯片在宝马、通用和沃尔沃量产上车以来,EyeQ系列芯片销量持续增加。在2018年至2021年的销量数据分别为1240万、1750万、1930万和2810万颗,同比增速分别为43%、41%、10%和46%。
Mobileye表示,起初只有豪华轿车和SUV才得以配备这种能够使驾驶更安全的ADAS系统,经过Mobileye的不懈努力,基于纯视觉的ADAS系统问世,普通小轿车拥有了负担得起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如今,大部分在产汽车都搭载了这项先进的安全技术,来自ADAS业务的销售额也占据了Mobileye过去四年总销售额的约60%。
与此同时,Mobileye的自动驾驶测试汽车已在位于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全球多座城市开跑,Mobileye还推出了量产自动驾驶出租车,赢得了全球超过30家汽车厂商的41款车型的全新ADAS项目订单,这些项目涵盖了从核心的驾驶辅助技术到下一代驾驶辅助和完全自动驾驶系统。Mobileye还赢得了从2023年开始的多个出行即服务(MaaS)项目,以及从2024年开始的多个采用Mobileye自动驾驶系统的消费者和B2B量产汽车项目。
Mobileye逐渐掉队,英伟达高通成新宠
与半导体巨头英特尔强强联手后,Mobileye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继续所向披靡,2020年之前,智能驾驶芯片几乎被Mobileye垄断。
整体来说,Mobileye起步入局早,其高性价比、低成本、低功耗的“省心”方案,降低了开发复杂度的同时,也完美契合了汽车智能化初期对算法与芯片不高的要求,这在主机厂研发能力较弱而又希望快速推出ADAS功能阶段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但随着智能化逐渐升级,客户要求逐渐拔高、参与玩家也在不断涌入,Mobileye由此陷入“前有猛虎,后有追兵”的境地。
- 竞争激烈的赛道